01
行业现状与挑战
当前,混凝土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根据行业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利润总额同比降幅高达44%,企业失信及破产数量显著攀升。
仅在2024年上半年,已有1500多家建筑企业消失,叠加2023年登上全国破产重整网的2300多家企业,总数已近4000家。
这一连串的数字背后,是无数与这些企业相关联的个体与家庭的生计问题,更是对整个建筑产业链稳定性的冲击。
混凝土行业作为建筑产业链的重要一环,在原材料价格波动、回款压力增大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市场竞争愈发激烈。部分企业为了争夺市场份额,不惜采取低价竞标策略,甚至以牺牲质量为代价。这种恶性竞争行为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更对工程安全构成了潜在威胁。
02
协会的倡议与呼吁
4月2日,上海市混凝土行业协会发布了倡议书,明确指出,部分项目报价严重背离成本,给企业的正常运营及产品质量带来了重大隐患。这种恶性循环不仅损害了行业的整体形象,也阻碍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面对行业困境,上海市混凝土行业协会提出了四点倡议:
理性竞争,守牢成本底线:强调企业盈利的本质,倡导合理竞争价格,维护行业长期稳定。
合作共赢,构建区域协同发展格局:提出上海企业应立足区域特点,通过协同合作推动行业发展。
拒绝霸王条款,规避经营风险:警惕采购合同中的不合理条款,避免因短期订单损害长期运营。
规范经营,加强行业自律:要求企业遵守管理规定,坚持自律,加强沟通协作,共同维护合法权益。
最后呼吁会员企业珍惜市场形势,通过合作共赢助力上海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03
全国范围内的共鸣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市混凝土协会的倡议并非孤立的声音。今年以来,成都、西安、广州、北京、天津、南京等多地相关协会均发布过类似倡议文件。
这表明,恶性竞争已成为全国混凝土行业普遍面临的挑战,而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全体从业者的共同努力。
01
成都
02
西安
03
广州
04
北京
05
天津
06
南京
04
长远展望
从长远来看,反对恶性竞争不仅是对行业秩序的维护,更是对社会公共利益的保障。混凝土作为建筑工程的基础材料,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的稳定性与耐久性。如果企业一味压低价格而忽视质量控制,最终受损的不仅是行业生态,更是社会公共利益。
因此,市场竞争的本质应是价值竞争而非价格血拼。当质量成为行业共识,当竞争回归理性轨道,混凝土行业才能摆脱低价困局,实现健康、稳定、可持续的发展。
05
结语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混凝土行业面临着诸多挑战与机遇。只有坚持质量为先、诚信为本的原则,加强行业自律与协作,才能共同应对市场变化,推动行业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片和文字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我站观点。本站将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