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10余位业界专家学者探讨低碳胶凝材料和固废利用。庞越峰/摄
作为基础原材料工业,水泥工业对于全球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同时产生了巨大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实现“双碳”目标,业内外专家也积极探索行业碳减排的新路径。
在近日由《中国建材报》社、中国建设科技出版社、中国硅酸盐学会固废与生态材料分会联合主办的以“碳中和背景下的低碳胶凝材料和固废资源化利用”为主题的研讨会上,与会的10余位业内专家表示,研究发展低碳胶凝材料对建材行业实现碳减排意义重大。
发展低碳胶凝材料固废利用潜力巨大
中国硅酸盐学会固废与生态材料分会理事长、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王栋民表示,本次研讨会将专家、企业、代表行业的窗口性单位密切结合起来,实现了产学研相结合。
日前,在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预拌混凝土分会与国建联信认证中心共同组织的“低碳混凝土”专家座谈会上,经过研讨大家基本把低碳混凝土的发展核心聚焦到低碳胶凝材料上。我国是世界水泥第一大国,连续数年的年产量都达到22亿吨以上,为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水泥生产过程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碳、消耗大量的天然矿产资源和能源,问题非常突出,也已形成国内外共识,因此研究低碳胶凝材料意义重大。
上海百奥恒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长期致力于水泥和氧化铝行业这些高耗能行业固废的高科技绿色解决方案。该公司开发的地聚生态胶凝材料其基础原材料就全部来自各种工业固废,是固废资源化利用生产低碳胶凝材料的践行者。会上,上海百奥恒再生资源有限公司首席战略官杨晓滨分享了几点感受,他表示碳中和、碳减排是大趋势,固废资源化利用是减少碳排放最具潜力的领域之一,但要跳出变废为宝的思路来思考问题,固废的资源化利用消纳才是大前提。另外,未来有必要建立政策平台、服务平台和技术交流平台共同推动行业发展。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刘泽主要从事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固体废弃物在水泥、砂浆、混凝土及其他建筑材料中的应用),碱激发胶凝材料,建筑节能材料、生态环保材料,固体废弃物与建筑材料的微结构演变等方面的研究。他表示,碱激发胶凝材料又称地质聚合物,是由铝硅酸盐原料在碱性激发剂作用下形成的具有无定形三维网络结构的无机聚合物,从古今中外借鉴来看,世界上很多古建筑都应用了碱激发材料,耐久性突出,且在固废资源化利用方面潜力巨大。
碳减排应从全生命周期核算碳足迹
国建联信认证中心有限公司是建材行业权威的工业节能与绿色低碳领域研发机构及第三方服务机构,在建材行业落实绿色发展政策、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研讨会上,国建联信认证中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尹靖宇从生命周期碳足迹评价的概念及方法学标准、生命周期碳足迹核算结果示例及对比、基于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核算结果的碳减排路径分析、基于“熟料-水泥-混凝土-建筑”全产业链视角的碳中和解决方案4个方面展开了交流。她指出,“低碳、减碳和碳中和”是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核算方法学标准;“减碳”技术应以全生命周期碳足迹减少为目标,考虑经济性及减排潜力确定优先级;“碳中和”应基于“熟料-水泥-混凝土-建筑”全产业链视角规划,减量化、耐久性长寿命、碳化及储热、再利用是考虑的重要因素。
“低碳是‘双碳’目标下水泥、混凝土行业技术发展的方向,但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理清楚低碳胶凝材料指的是什么?为什么所用?”同济大学教授蒋正武指出,大家一定要搞清楚碳中和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行业经济社会平衡发展的问题。因此,不能简单认为材料吸收、减少、利用了二氧化碳就是碳中和,而是要从全生命周期角度去考虑低碳技术途径,制定胶凝材料行动路线图,通过跨行业减碳等多途径采取措施。
北京工业大学教授龚先政主要研究方向为生态环境材料、生命周期分析与生态设计,长期从事生态环境材料研究、材料物质流分析、生命周期分析、材料(产品)生态设计、生命周期管理和材料资源加工与利用技术等研究与开发。他表示,低碳发展首先要标准先行,当前国内、国际上都有一些相关标准,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基础。但如何去核算碳足迹?核算内容都包含什么?还有很多问题值得商榷,一定要标准方面进行规范。
实现“双碳”目标应多条腿一起走路
“实现‘双碳’目标要多条腿走路,多个技术、多个环节同时同步地进行,而不是某一个环节就可以完全解决的。”湖南大学教授史才军认为,要根据各种环境、各种需要采用或制备不同特性的胶凝材料,同时在制备过程及应用过程当中,必须要考虑怎么样来降低或减少碳排放,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双碳”目标。
“针对‘双碳’目标,我觉得我们可以去鼓励发展多路径、百花齐放的减碳技术。”在研讨会上东南大学张亚梅表示,减少混凝土中水泥熟料的用量、开发新型的可替代水泥的低碳胶凝材料、发展固碳胶凝材料、发展低碳的生产工艺、固废再利用取代混凝土原材料都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途径,要放眼终端应用,发展低碳技术,鼓励多学科交叉发展颠覆性胶凝材料技术,建立科学的全过程评估方法,从原材料到终端应用进行全过程的低碳设计。
“所谓低碳胶凝材料都是相比较而言的。在目前使用量最大的3种胶凝材料中,波特兰水泥相比于其他2种石灰和石膏胶凝材料而言,碳排放量相对而言比较高。所以,仅就这3种胶凝材料而言,我主张减少波特兰水泥的使用量,加大石灰和石膏的使用量。”中国散装水泥推广发展协会理事长、国家建材情报所首席专家崔源声认为,发展低碳胶凝材料有五大技术路线,分别是减少波特兰水泥的数量,加大替代燃料和原料(AFR)的比例,提高熟料的利用效率,开发新的胶凝材料,减少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量。
利勃海尔(中国)有限公司战略及公共关系经理张伟宏,从碳排放的前世今生、欧洲水泥碳中和计划及低碳胶凝材料的重要性、低碳胶凝材料是高质量发展3个方面发表了个人观点。他表示,二氧化碳对温室效应的贡献超过60%,对于建筑建材行业,当前的机遇可以归纳为能源脱碳化、资源减量化、终端电力化、系统智能化。
王栋民长期致力于现代高性能水泥混凝土材料及其化学外加剂的精细化工合成与应用及工业/矿业固体废弃物处理与生态环境建筑材料制备与应用的研究。谈到碳中和背景下低碳胶凝材料的固废资源化利用,他表示高耐久性混凝土、高耐久性建筑是低碳和节能最大的一个手段,因为建筑寿命变长就相当于节能减碳。而在固废资源化利用方面,地质聚合物材料凭借其可利用废弃物、节省天然资源等优势,很可能成为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
《中国建材报》社、中国建设科技出版社社长张立君在致辞中表示,本次研讨会主要探讨碳中和背景下低碳胶凝材料和固废资源化利用发展路径。低碳胶凝材料首先是固废利用很重要的一个思路和角度,其次实现低碳目标有多个路径、多个思路,无论是从减少碳排放,还是从提高技术水平来看,或是实现胶凝材料的低碳发展,一切皆有可能。
中国建设科技出版社编辑部负责人王天恒,国建联信认证中心有限公司颜小波,上海百奥恒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韩双,以及《中国建材报》社、中国建设科技出版社相关负责人出席了本次会议。
中国建材报记者:吴 跃
责编:丁涛
校对:张健
监审:王翌
举报/反馈
大家都在搜
发表评论
发表
作者最新文章
规模超前的“欢乐春节”大巡游活动在迪拜举行
1小时前
追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于敏:隐姓埋名28年,他“愿将一生献宏谋”
1小时前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片和文字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我站观点。本站将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